每日报道:90后小说家王占黑:我常鼓励妈妈去写作
发布时间:2022-12-19 00:51:02 来源:

“我相信生活的地方永远都在前进,我们讨论文学也永远都不会过时。”今天,90后小说家作家王占黑亮相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“静安讲坛”,与读者分享探讨写作这件事如何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。

“写作不只是名人的专利,也不是很奢侈的事情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河流,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创作出口。我们可以去尝试写作、摄影、影像、画画,任何方式去做一些表达和反馈。我常鼓励我妈去写,也鼓励更多的人去相信写作的力量或者文学的力量。”王占黑聊起妈妈的趣事——她发现有斑鸠到家里吃东西,就一直记录鸟来生蛋、筑巢、抚养小鸟这些小事情,但很有意思。有个好朋友的姥爷是东北人,之前做过图书编辑,一直帮别人编东西,退休后就想把这几十年日记好好整理一遍,如果有机会也想出版。她坚信,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的人,城市中心或周围或广阔农村,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乐土,尤其是精神上的乐土。

90后王占黑和“90后”黄永玉惺惺相惜,著名作家沈从文是黄永玉的姑表叔叔。去年《无愁河的浪荡汉子》第三部《走读》下厂印制,恰逢98岁黄永玉生日,而他还在继续创作。“浪荡汉子”刻画了主人公张序子的传奇:屡屡行走在刀锋边缘,却总能逢凶化吉;胆大不信邪,身无一文走遍天下;侠义莽撞,对待朋友很仗义;他轻信,常常受骗上当,又敏锐,分辨得出人家的好意;他不是贾宝玉,却得男女老少倾心;他勤奋能吃苦,痴迷于费力的木刻艺术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这种回述一发不可收拾,从十来年前写到现在已经写了六本书,黄永玉还想写。一个人一生的河流是流不尽的,也没有办法把每一条水都拿出来,当你想要看每一条水里面有什么就会无穷无尽写下去。”王占黑感叹。

1991年生于浙江嘉兴,王占黑毕业于复旦中文系,已出版小说集《空响炮》《街道江湖》《小花旦》。2018年首部小说《空响炮》获好评——“她的作品衔接和延续自契诃夫、沈从文以来的写实主义传统,朴实、自然,方言入文,写城市平民的现状,但不哀其不幸,也不怒其不争”。

笔下人物多是街道里、社区里各色各样的人,虽谈不上多么光鲜亮丽,但都是活生生的人,有自己生活的样貌和秩序,同样有生命力,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英雄。第三部小说集《小花旦》从街道生活走向城市更深处,从上一辈民间爷叔生活走向同龄人,也尝试走入普通人内心的秘密森林。“大家在路边可以看到的,比如小区里的摊头、花园、晾晒场、广场舞、棋牌室、剃头店、水果店、电瓶车、公园、报亭桥洞等等,不太为人关注的公共空间,都会出现在书里。”她谈到创作理念的转变——以前描述一个人的状态,是画一幅图给人看,力图画得真;现在更想探索内心,看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想的,“人物不再是我画的对象,而是自己生长出来。”

王占黑透露,《小花旦》书封原型是她在桥洞里拍的一张照片,一辆东风小汽车,一对光脚丫,一场安逸又快活的午觉。“看了似乎就闻到气味了,也是一种修辞手法,通感。”除了木刻封面,它还被做成明信片夹在书里。她相信,地图依然可以成为一种叙事的可能,“类似于我们生活过的地方,走过的地方,都会像珍珠一样被串起来,当点连成线串联起来可能会变成个人记忆甚至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”

她举例谈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法国作家安妮·埃尔诺,“她年轻时也是普通职业女性加上妻子、母亲的角色,中年离婚后开始尝试持续写作。埃尔诺写了很多自传式小说,写父亲、母亲、家庭,一个作者一辈子都在以档案方式记录个人记忆,也为同时代的人做类似集体记忆的报告。”

作者:许旸

图片来源:主办方

编辑:徐璐明

责任编辑:王彦
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