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见丨AI志愿“助考”服务 “仙人指路”还是“盲目下注”?
发布时间:2023-07-06 20:47:16 来源:央广网

【本期话题】2023全国高考志愿填报工作,陆续落幕。不光是考场上的激烈竞争,考场下的志愿填报,也变成了策略与博弈的“人机大战”。收费从几百至上万元不等的AI辅助填报服务,号称能通过各院校学科的历年记录和考生情况,给出报考预测和建议。一份调研数据显示,有近9成考生,愿意为此类服务付费。“AI辅助填报”是仙人指路,还是盲目下注?当真,“人算”不如“机算”?AI辅助填报是否会打破“高考公平”和破坏专业学科招生的系统?大数据填报,是否是一种“傲慢的技术俯视和降维信息打击”?互联网服务在教育领域,该不该有“边界感”?

眼下,2023全国高考志愿填报工作陆续结束。如今,“志愿填报”是高考的“第二战场”——如同“田忌赛马”一样,即使考生成绩不错,也要根据目标院校历年成绩、报考趋势和竞争对手等因素“定方向、做博弈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于是,一些互联网和教育类公司,推出了“大数据助考”服务:号称通过“算法赋能”,打破信息不对称,穿透几千所院校、数百万考生报考“迷雾”,给考生和家长提供策略和建议,提升成功率。除了机器演算,还提供“专家一对一”等细分服务,按照服务的精细程度和咨询专家的资历水平不同,收费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。

研究机构数据显示,抽样的国内考生样本中,有近九成考生家庭愿意为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付费,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.3亿元增加到2023年超过9亿元。但另一方面,市场中“鱼龙混杂”——这类APP服务的下载区评价中,关于“平台数据与高校官网”不符、“诱导消费”“虚假宣传”“信息缺失”等投诉也不少。

“AI志愿助考”,是仙人指路,还是盲目下注?这类服务的大数据和获取手段,是否真实、合规?这种方式会不会打破“公平”和破坏专业学科招生系统?当家长与考生,AI决策与本人意愿出现分歧时,该听谁的?怎么办?我们一一道来。

通常讲,这类“大数据助考”APP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,对公开数据搜集整理分析。短期盈利模式是对算法服务和名师咨询收费;平台型APP是看重考生群体的成长周期,放长线。

资深媒体人阳淼说:“互联网公司先‘免费入套’,跑分上量,规模变现。今年的考生有1291万,这是非常诱人的市场。很多互联网公司愿意,免费或少量收费,让大家先用,等入学、工作的漫长过程中,逐渐变现。”

随着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使用,这类“科技与狠活儿”是否会破坏高考公平,造成“报考潮汐拥堵”,从而打乱一些学科的正常招生周期呢?

教育专家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:“总体来说,填报志愿时,主要还是由每位学生自己和所在高中的影响。只有在AI填报,功效很明显时,才对公平有影响。当下,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。有两个因素,整体而言,好高校不在互联网平台宣传,仍然有很多人报考;即便差的学校在网上做过度宣传,仍然会受到其他渠道的影响,学生和家长不会轻信。但是,过去没有AI时,各高校、各学科本身就存在‘大年、小年’的现象,所以这个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,不是完全归因于AI。”

志愿填报,是人生的第一次大选择——当考生与家长意见相冲突,该听谁的?当AI的算法推荐,与考生的兴趣相悖,怎么办?人算,真的不如天算吗?

储朝晖说:“高考填报志愿,谁做决定?这个问题很清楚,一定是学生本人做决定。为什么?如果是错的,自己的决定自己负责、纠正、想办法;如果是家长做决定,一旦错了,孩子可能会‘躺平’,危害更大。从这个角度,高考填报志愿时,我建议家长——多给孩子提意见、参考和资源,最终决定由孩子自己做。”

作为家长,要“引航、护航、不导航”——有人文采飞扬,但玩不转高数;也有人理工研究天赋异禀,但天生社交恐惧——应遵循“人为主,机器为辅”原则,在信息和数据查询上,用好AI和互联网的工具,在报考选择上,相信和尊重考生的兴趣和天赋。

同时,AI大数据“助考”服务,涉及到公共数据的准确性、合法性和个体数据的隐私性。一方面,借助大数据算法工作、决策的趋势不可逆转;另一方面,对高考这等大事而言,每一次数据失实、算法和咨询错误,可能给考生带来难以弥补的隐患和遗憾。顶层设计上,如何规范行业和数据的使用?

中国社科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:“行业要规范,毕竟涉及到孩子们的人生规划。第一,数据层面,政府要确保供考生决策的公共数据开放,开放必须公平,不能把关键数据隐藏起来去商业数据库卖;第二,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有监管,比如政府可以做一些认证;第三,对推荐服务的内容,不能什么算法都推荐,应该让算法给出‘推荐原因’,如果是学校交了广告费,要有标注。另外,希望这些软件可以把职业、专业的前景等更丰富的信息提供出来,从这些层面,可以把行业做得更规范。”

(作者:经济之声商业文化节目【远见】制作人王思远)

标签: